”太阴之经入腹,凡邪藏于中,则病为胀,故应十一月之气。实者可利,虚者亦可利乎?
上文言太阳热病兼见厥阴之脉症,此言肾经热病兼见少阳之脉色,皆两感也。以阴阳言,则形与气皆阳也,故可以温;味与精皆阴也,故可以补。
网,如网罗之牵急也。 阳明经上布头面,下循胸里,独居三阴之中,维络于前,故曰“维”。
阳虚之人,由于气不足不能统血,血行郁滞缓慢,体温常偏低。 工不知此,何证之有?
学者欲入精微,即在伤寒六经提纲病情方法上探求,不必他书上追索。火盛则克金,皮者肺之合,故为皮痹。
阴邪居于阳末则为疝、少腹肿,故应三月之气。有经症初见,传阳明而不传少阳者,名二阳为病,即以二阳之法治之,如桂枝加葛根汤是也。